古人用啥战胜悲伤,只有酒吗?
前两天,和朋友一起吃饭,聊到了我们的微信文章,说我们的文章很有意思,但看着看着突然发现原来是一篇“广告”,我问朋友,你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。朋友说,有点实用功能,能够直接帮助到自己的文章。
思前想后,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朋友们,又一位大师的情绪治疗案例浮出脑海,真实的案例一定可以大开眼界帮助到您。
常听人说自己会借酒消愁,哀伤加上美酒,造就了无数的诗人和流传千古绝句——“酒入愁肠,化作泪千行”......,今天我们要来看看,除了酒,古人有没有其它对付哀伤的办法。
金元时期(公元1156年—公元1228年)著名的医学家(不过那时只是称为郎中),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,字子和,号戴人。张大夫留世有许多的医学著作,其中有一本叫《儒门事亲》,不光记录了张大夫的医学理论、治疗经验,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情绪治疗案例。
在《儒门事亲》里,张大夫有医案记下,
‘息城司候,闻父死于贼,乃大悲哭之,罢,便觉心痛,日增不已,月余成块状,若覆杯,大痛不住。药皆无功,议用燔针炷艾,病人恶之,乃求于戴人。戴人至,适巫者在其傍,乃学巫者,杂以狂言,以谑病者,至是大笑不忍,回面向壁。一、二日,心下结块皆散。’
这是个什么样的病例,城里一个官,听到父亲被强盗杀死的噩耗,悲痛欲绝、痛哭流涕,哭完就觉着心口疼痛,逐渐加重,一个多月不但没有好,反而在心口形成一个硬块,疼痛无比。
到处寻医问药,都得不到缓解,有人建议用针灸,病人很反感,最后托关系找到张医生,请张医生到家里看病,刚好碰到病人请的巫师也在家里做法(治病),张医生就装模作样地模仿巫师,信口雌黄、胡说八道,取笑病人,结果把病人逗得开怀大笑。没过两天,病人心口的结块儿就消失不见。
图片来源互联网
古人说:‘忧则气结,喜则百脉舒和’、‘喜胜悲’。 悲伤会导致气机凝结,欢喜快乐则会使经脉调畅平和,欢喜快乐的情绪可以克制悲伤情绪带来了的不良影响,古人观察自然界的运转规律,总结出五行生克制化,悲伤的情志在五行属金,快乐欢喜在五行属火,五行生克,火能克金,因此可以用欢喜快乐来抑制悲伤带来的副作用。
虽然道理早就总结出来了,人最常见的方式还是像李白、曹操......,何以解忧、唯有杜康,一醉方休。
但有一些普通人,在生活里不自觉地实践这样良性的情绪治疗方法,汶川大地震的时候,刚刚经历了惨烈的大地震,许多被困灾区的民众就展开了积极自救活动,其中之一就是打麻将,在牌桌上体会悠闲和快乐的情绪,帮助他们度过艰难岁月;我有一个朋友,也会在自己很难受的时候,翻开「脱口秀大会」,痛痛快快地笑一场。
以前不懂,会嘲笑甚至憎恶那些在灾难里寻求‘快乐’的人(这可能就是人在悲伤的时候,不敢用快乐面对的原因吧!),如今我知道,他们才是民间高手,能够自我疗愈、度过难关。
这篇医案比较接近我们建议的心理康复的前两个步骤(排除生理和精神方面严重的问题),但引发情绪的事件——“丧父”的事实却没有改变,它的影响依然埋藏在内心深处,对这个病人的未来生活产生影响,这是传统医学没有涉及的领域,而现代心理学(心理治疗/咨询)则耕耘于其中。
放在当今,这个案例象一个刑事案件引发的亲属身心危机以及危机干预,面对这位因父亲被强盗杀害而悲伤成病的人,古人主要处理身体层面症状,张医生的情绪治疗,帮助病人消除了心下痞硬的症状;从心理干预的角度讲,还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“哀伤处理”,这样才能消除内心隐患,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,这也是现代社会里,人们在遇到重大灾难后需要进行心理干预(支持)的原因。
其实不管是不是‘广告’,这些精选的古代医案都是真实的案例(除了范进中举是小说),古人从大多数人不知道的角度进行了有效的情绪治疗。我们有一个愿望,就是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,让屏幕前的读者知道,当您遇到困难的时候,总会有一些出路,这些路或长或短、或快或慢、或‘有效’或‘无效’,但您都可以选择象地震里那些快乐的灾民,用快乐积极的心态对待当下遇到的困难,不管是情绪的还是身体的或是生活环境的困难。
案中的病人寻医问药,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时候,病急乱投医,找巫师来治病,好在这时找到张子和医生这样融会贯通的高手,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之医术,治病救人,千万别学着请巫师帮忙。所有的治疗都没有捷径,既要病人(来访者)认真积极对待,也要找到合适的专业人士解决专业的问题。
和古人不同,EFT(现代心理学)分解的基本情绪里,没有“喜”(Joy),取而代之的是“爱”——一个广度和深度都大有不同的情绪,想要了解“爱”这种情绪,请看同期短文——《EFT治疗师眼里的“爱”》。